Search


姿整是禮儀,所以上班姿整代表一份尊重。

但再高一層,姿整其實不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姿整是禮儀,所以上班姿整代表一份尊重。

但再高一層,姿整其實不只是禮儀,也是一種 representation 的手段。

明白這點的話,可以還沒動一根指頭已經「贏」人九條街。

「贏」是什麼意思?

舉一個很多香港人都看過的經典例子。

陳生。

香港傳媒說他 EQ 很低,美國潮界說他做生意的 IQ 讓美國人也開始仿效,後者評價來自一位兩億美金市值的「潮流科技公司」創辦人。

我覺得陳生穿衣的 IQ 更高。

聞說以前無論是什麼場合,陳生的衣著都不會假手於人。什麼電影首映,什麼頒獎典禮、什麼開幕剪彩,只有陳生自己可以為自己打扮,其他人連出一句聲的資格也沒有。

但要看一個人是否在某個指定範圍內的「達人」,必須看他在槍林彈雨的危急關頭如何應對。

2008 年,金融風暴。

儘管全球經濟受創,有說陳生那年的總收入是他的事業新高點,本來。

轟動娛樂圈的事件發生後,那年的陳生跟很多人一樣,幾乎什麼都沒有了。

我說「幾乎」,因為槍林彈雨的環境下,還有一個在危急關頭召開的記者會。

一個說什麼都死定的記者會。

但竟然在那個記者會之後。

有些人說,男人對他產生了半分同情,女人對他滋養了一點憐愛。

不用置疑的,是歉詞簡潔,演繹誠懇。

但要是他穿的不是當日的衣著,效果肯定不同。

衣著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在你開口之前,其他人已經根據你的衣著為你整個人「定調」。

「I am sorry」 只有三個字,但如果別人為你定的調是「不誠懇」,無論你說 I am sorry 說得有多真摯,這三個字也只是徒勞。

好記得陳生在召開記者會前一晚,跟我同枱吃飯的是一位所謂 stylist。

「聽日佢應該會著一件白恤衫,」stylist 發表偉倫,「襯一條深色褲。」

身處這樣一個記者會,要是真的穿一件白恤衫,不會潔白得來過於矯情嗎?

「又或者係一套 full suit,」stylist 繼續,「好似去喪禮咁,襯一條冇 pattern 嘅深色呔。」

嚴肅是必須的,但平時不穿西裝,這樣走出來不是虛偽多於莊重嗎?

結果。

全世界在螢幕上看到的陳生,不矯情也不虛偽。

但有一份千斤般的沉重。

沒有刻意的黑,沒有造作的白。

穿的依舊是平時穿的,因為「我」還是我,但破了一個洞。

私隱被揭,「我」也是受害者,但「我」不能這樣說;「我」沒有犯事,但在很多人眼中,所做過的是一種孽。

既然我是公眾人物,便得面對什麼叫「沒有罪也是錯」。

球鞋,牛仔褲,直條恤衫,帶點鬆身的西裝外套,拼出一份難辭其咎。

陳生所定的調,叫做無奈。

他「成功」了。

想說,要穿什麼之前,先問自己想為自己定一個怎樣的調。

一個小小的金融界別有形形色色的各路精英,但他們要定的調其實單一得不能再單一,那就是「老實」和「專業」。

除了西裝,根本沒有其他選擇。

但葉某即將展開的新工作,sell 的不是老實和專業。

我也不知道自己要 sell 什麼。

展開的新工作,將會每天對著一個又一個年輕創業家,聽他們提出一些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想法。

相信他們的新創意可以很偉大並不是最困難,因為最困難是相信明明現在運行得很好的舊思想其實已經過時。

然後見完那個年輕人,你要返去同你嘅 partner 討論,喂,究竟頭先嗰個後生仔係黐咗條線,定其實個世界真係會跟住佢嗰套去變?

思前想後,我要 sell 的是 energy。

一個人有 energy,才會不斷向前;一個人有 energy,才有胸襟檢討自己的不足。

但渾身 energy 之餘,也要給年輕創業家可以依賴的感覺。

你容許他們瘋狂,但自己也得保持清晰的思維去引導他們。

你相信他們的烏托邦,但也要在過程中不斷調節他們的心態。

怎樣靠穿衣去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調,要由自己喜歡的東西出發。

我最喜歡的是波鞋,所以新工作的戰衣必定要有波鞋。

天生有點扁平足,所以此舉也為自己健康。

黑白紅綠高桶低桶麖皮漆皮乜款都有,但總不能因為穿波鞋便配運動服,不然三張幾著到成個運動員咁就其實同一個中學 PE 老師冇分別。

既然波鞋屬於 casual,褲子便需要找一些比較 formal 得來又不太土氣的配搭;除了黑色 denim,我想不到有什麼可以達到這個效果。

然後便是上衣了。

是不是起碼也穿一件恤衫以示尊重?

可以,我也會這樣做,但有些波鞋配恤衫可能有點奇怪,還是一件 tee 容易發揮。

一件 tee 會不會太過 casual?

根據「非三不可」的穿衣法則,褲是一,上衣是二,還有三,便是那件為你全身定調的 key item。

選擇什麼的 key item 才好?

配 cardigan,文青;穿 blazer,穩重;著 bomber jacket,型格,圍一件 jumper 在肩上,公子。總之不會有太 casual 這回事,除非襯 hoodie。

但謹記一個字,complement,即係「襯」。

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是「襯」,讓我舉個例子。

波鞋就如那些有能力改變世界的年輕創業家,我們這些投資者就是上身的 key item。

火紅的波鞋,有人以為要襯一件火紅的上衣;這是八十年代的襯法,今天已經過時。

要襯火紅的波鞋,最好是白灰黑的上衣。我們要做的是 complement,不是 agree,即是配合,而不是和議。

多聰明的年輕創業家也不會是完美的,沒頭沒腦的和議只會壞了他們的好事。

配合是一份認同,但當中也有批評和建議,而信任便是一起走下去的基礎。

說了這麼多,才意識到剛才一直說的跟穿衣無關。

到了這班年輕創業家退休那天,已經是一個我們這一代看不到的未來。

但那個未來,他們看得到。

那個才是未來。

IG= marcusyip55
#攻關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個又一個浪漫與惡俗的中環故事。
View all posts